- 记录
- 好友
- 收听
- 听众
- 阅读权限
- 12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7-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欢迎加入霸气网游公会社区,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霸气
x
8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在那个年代,总是喜欢抱着质朴的兴趣,对着黑白的电视机,被电视中的人物感染,或哭,或笑,或崇拜,或鄙夷。
现在我们长大了,随着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这些老电影已经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经典的一幕幕却深深留在心里。
1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影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是新中国反映农村生活的影片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表现了一群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用自己的劳动和爱情谱写新生活的赞歌。影片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大胆地采用被弃置多年的多角恋爱模式――高占武、曹茂林、李克明同时爱上孔淑贞。但创作者者处理这个传统叙事模式时,不落陈套,表现和歌颂了利他主义的恋爱观。创作者还以一种乐观轻松的审美心态来审视与处理那个特定时代(大跃进)人群之问的思想冲突与年轻人之间的爱情纠葛的,使得影片整体上具有强烈的"乌托邦色彩","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也因此成为了当时所有年轻人的向往。主演李亚林和金迪也一跃成为新中国22大影星。
金迪(1933-)原名金慧琴,曾名金秋,苏州人,生于上海。1958年从影,因主演《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获得成功,成为当时最受群众喜欢的演员,并荣幸地参加了1961年的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又和部分代表一起被周总理邀请到家里作客。”总理问:“在座的谁最小?该是金迪吧?”金迪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中午就餐时,总理给金迪挟菜,又问金迪是否恋爱了?金迪说:“我已有了一个一岁的孩子。”总理说:“你自己还是孩子呢,都有孩子了?”于是,总理又教导说,演员要有事业心,不要过早恋爱结婚,不然,那些生活烦事就会影响事业。金迪对总理的教导至今难忘。金迪在长影演了四部影片后于1975年调进峨影,拍了《我的七个同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片。
影片简介:
孔家庄的年轻人在副大队长高占武带领下劈山引水,带动全县的人修建了引水工程,接着又提出了要在村里修建水电站的计划。老社长认为修电站在人力、资金上都不具备条件,因此不支持他们的建议。公社赵书记被年轻人的热情所鼓舞,派高占武负责这项工作。村里办了电气化训练班,全村人都积极地投入到“电”知识的学习中。李克明负责设计水电站的图纸,他的设计完成后被外村的冯巧英批评为华而不实。李克明不服气,二人发生争吵。在高占武的帮助下,两人和解并产生了爱情。孔家庄的年轻人经过奋战终于建起了自己的水电站,还接受了邻村的邀请,派李克明和孔淑贞帮他们创建电站。一天,高占武突然接到未婚妻孔淑贞从邻村寄来的一封信,信上说要和高占武解除婚约,村里的年轻人都大骂李克明,认为是他搞的鬼。李克明从周村回来,受到伙伴们的指责,经曹茂林解释,才知道李克明已有了对象,就是冯巧英。高占武后来才知道孔淑贞在修电站时把腿砸伤,她怕连累高占林才写了退婚的信。高占武赶紧去医院看望孔淑贞,使误会得以消除。伤愈后孔淑贞回到村里。秋收时节,田野一片丰收景象,孔家庄的年轻人在劳动、学习的同时也收获了友谊、爱情。
影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编剧是我们著名的剧作家马蜂。该剧本塑造了一批充满青春活力的,富有牺牲精神,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的农村青年形象。为影片的成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他秒比横生地刻画了高占武、孔淑贞、曹茂林三个不同的性格的农村青年 ,以及他们周围的一些年轻人,人格有型,神态各异。
爱情在17年的电影中始终是个禁区,而本片却是两个男主角同时爱上一个女主角,用现在的一些影视剧的处理方法,很有可能会使作品变得非常庸俗,甚至有可能自然化。而影片的编导独巨匠心地把主人公的“三角恋爱”放到开山引水的劳动中展开,爱情纠葛与劳动建设相交织,更细致地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恋爱观。当高占武知道自己从小最要好的朋友爱上孔淑贞时,内心非常痛苦,他抑制了心中刚刚萌发的爱情幼苗,努力地创造机会去成全对方,自己则把失望发泄在崖石的进攻中去,甚至还在工作中对村长发了脾气。曹茂林也明白了孔淑贞更喜欢性格相仿的高占武时,主动退出并没有因此沉沦,而在劳动中获得了另一个姑娘的芳心。孔淑贞是一个敢爱敢恨的新农村姑娘形象,与高占武一样从外面回来建设自己的家乡,相似的经历使她一开始就爱上了高占武,但对高占武在爱情面前犹豫、谦让很不满意,善意地回绝了曹茂林的表示后,自己不再上山蛮干,以女性的温柔,认真地保障了开山队伍的后勤工作,重新获得了高占武的爱情。影片的爱情表达了东方民族某些美好的情操,也符合当时社会主义的爱情观念。
3 早春二月
谢铁骊根据柔石的小说《二月》改编。谢铁骊导演,李文化摄影,孙道临、谢芳、上官云珠、高博等主演。影片描写1926年前后中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闷彷徨,但影片结尾处含蓄地暗示主人公去寻找新的理想和道路,提高了原作的思想境界。影片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富有抒情诗的色彩。
谢铁骊,电影导演。江苏淮阴人。1940年入淮海军政干部学校学习。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四军文工团戏剧教员、第三野战军第三十军文工团团长。建国后,历任北京电影学校表演系副主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副团长,北京电影制片厂副导演、导演,中国影协第二届常务理事、第三届副主席,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是第五至七届全国人大常委。导演的影片有《早春二月》、《暴风骤雨》、《知音》等。
1925年12月12日出生于清浦区。19岁担任新四军十旅文工团团长,后任北京电影厂导演。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主席,中国夏衍电影学会会长,中国影视音像交流协会会长。执导的电影作品有:《无名岛》(处女作)、《暴风骤雨》、《早春二月》、《智取威虎山》、《龙江颂》、《海港》、《杜鹃山》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海霞》、《大河奔流》、《今夜星光灿烂》、《知音》、《包氏父子》、《清水湾淡水湾》、《红楼梦》(六部八集,该片于1990年获第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古墓荒斋》(取材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月落玉长河》、《天网》、《金秋桂花迟》(根据郁达夫的《茑萝行》、《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和《薄奠》等几篇小说改编而成)。
影片简介
1926年前后,处于彷徨状态中的知识青年肖涧秋来到浙东芙蓉镇,投奔了朋友陶慕侃。作为校长的陶慕侃欣然聘请肖涧秋在自己的中学里教书。肖涧秋对本镇一个穷苦的寡妇文嫂很同情,并得知文嫂是他仰慕的烈士的遗孀,他不仅从经济上资助她,还让她的小女孩采莲去上学,每天亲自到桥头接送。
陶慕侃的妹妹陶岚爱慕着肖涧秋,肖涧秋也很喜欢陶岚。后来文嫂的小儿子病死,肖涧秋出于对极度悲痛和无所依托的文嫂的同情,为了彻底帮助她,决定娶她为妻,而放弃他与陶岚的爱情。这件事招来了非议和攻击,文嫂极度羞辱而自杀。肖涧秋也很受刺激,痛苦地思考着究竟该怎么办。最后,他抱着“我们会有长长的未来的”信心,毅然离开芙蓉镇,投身到时代的洪流中去。
行前,他留给陶岚一封信,信中写道:“……我一踏进芙蓉镇,就像掉进了是非的旋涡,我几乎在这个旋涡里溺死,文嫂的自杀,王福生的退学,像两根铁棒猛击了我的头脑,使我晕眩,也使我清醒,从此,终止了我的徘徊,找到了一条该走的道路,我将投身到时代的洪流中去。”陶岚念完肖涧秋留给她的信,深受感染,也急忙地追他而去。
影片《早春二月》的剧本写于 1962年,影片完成于1964年,它是电影界的“新侨会议”和“广州会议”的重要成果之一。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和“大写十三年”开始流行,影片的编导选择这样一个反映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徘徊探索又充满人情味题材的电影,是需要冒很大风险的。果然,影片拍完不久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批判,其罪名就是宣扬资产阶级人性论和阶级调和论。当然,这部影片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拨乱反正”之后已经得到彻底平反。
《早春二月》最大的成就表现在 “左”倾文艺思潮喧嚣之时,它在题材上和主题上均有重大突破。它叙述了发生在二十年代江南小镇的一段故事,通过肖涧秋和陶岚这两个极富魅力的形象,大胆地表现了人道主义精神的光辉及其局限。它向人们昭示:一切有为的青年只有从小资产阶级的徘徊中醒悟,投身到时代的洪流中去,才会有真正光明的前途。
本片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真实、生动地概括了二三十年代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的苦闷与彷徨。对于来到芙蓉镇的肖涧秋,作品既赞扬了他身上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又以他的悲剧性结局,反映了旧知识分子在传统观念和封建势力重压之下的无能为力,体现了柔石原作所蕴含的基本思想。
影片突破戏剧式的叙事模式,对多场景组合式的电影形式进行了探索。与此同时,它也充分显示了谢铁骊精于描绘人物心理的艺术风格,优美的芙蓉镇风情,含蓄、细腻的细节描写,准确地衬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强大的演员阵容,精细的美工创造,借鉴了传统绘画技法的摄影处理,也是影片获得突出成就的重要因素。孙道临饰演的肖涧秋,深沉、含蓄、质朴,他内心炽热的情感与外表的沉着从容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在他周围,我行我素的陶岚,贤慧柔弱的文嫂,均以鲜明的个性出现,对深化主题、增进肖涧秋形象的思想厚度,起到了促进作用。
[ 本帖最后由 霸气╉王者战天 于 2008-1-26 23:24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